【支部动态】探访红色足迹,传承红色基因——国际教育中心党支部赴虹口区开展行走党课活动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。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,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”。为进一步深化党员同志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,做到“学史明理,学史增信,学史崇德,学史力行”,2022年2月24日下午,国际教育中心党支部联合部门共同赴虹口区开展行走党课活动。学院党委书记李扣庆同志全程参与了本次学习。
活动首站是位于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左联会址纪念馆。1927年,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聚集到上海,开展“革命文学”论争,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广泛传播。1930年在中央文委领导下,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,为中国的人民解放、社会发展、文明进步和文化创新,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化运动。鲁迅、夏衍、田汉、殷夫、柔石……一个个响亮的名字,是他们在那段黑暗的岁月中,以笔为戈,以纸为戎,以自己的生命为火种,点燃人民群众内心的斗志与希望。
活动第二站为位于黄渡路的李白烈士故居。李白1937年来到上海担任党的秘密电台工作,战斗在敌人心脏,先后三次被捕入狱,面对敌人的暴行,他大义凛然,宁死不屈,1949年在上海解放前夕,英勇就义,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电影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就是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拍摄的。他的事迹带给党员同志们极大震撼的同时,也让大家深刻理解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。
活动最后一站是鲁迅纪念馆与鲁迅墓。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,同时也是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和精神领袖。“立人”是鲁迅思想的核心。鲁迅认为,救国救民之道“首在立人,人立而后凡事举”。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必须养成无数人格独立、意识觉醒、精神健康的新人,民族才有希望。为重铸民族精神,实现这一理想,鲁迅先生果断弃医从文,通过声声犀利的呐喊与上下求索,竭尽全力,不懈追求救国救民真理,成为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,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。
通过对这些红色场馆的参观学习与交流讨论,大家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与升华,进一步强化了理想信念,补足了精神之钙。同志们纷纷表示,将以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为榜样,牢记初心,不忘使命,努力做好国际人才培养工作,为实现学院建设国际知名会计学院的目标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而不懈奋斗!




|